首页 建筑工程环评工程师正文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导则与标准》考试真题完整版

微信号:chongqingkaoshi
温馨提示:1、手机浏览器识别二维码下载:助考之星APP,内含精选题库+考点解析+历年真题+冲刺密卷等多模块。随时随地学习,省时省力备考。2、微信搜索“chongqingkaoshi”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考试资讯和海量真题模拟题库。
复制微信号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9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重点关注( )的环境可行性。



A 工艺路线



B 资源利用



C 工艺参数



D 总平面布置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中,重点关注选址(或选线)、工艺路线(或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



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关于评价工作等级调整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 评价工作等级不可调整



B 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若调整幅度不超过一级,可不说明理由



C 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若调整幅度超过一级,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D 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但调整幅度不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答案:D



解析:



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其环境要素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敏感程度,工程污染或生态影响特征及其他特殊要求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不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工程分析方法的



是( )。



A 实验法



B 类比分析法



C 数值模拟法



D 物料平衡计算法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技术资料的详尽程度,其工程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有: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计算法和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下列统计量中,不纳人工程分析阶段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的是( )。



A 有组织排放量



B 无组织排放量



C 事故工况排放量



D 非正常工况排放量



答案:C



解析:



在工程分析阶段,应对建设项目有组织与无组织、正常工况与非正常工况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条件与去向等进行统计汇总。



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应以 ( )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



A 行政区



B 环境功能区



C 生态功能区



D 环境敏感区



答案:B



解析:



在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中,应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功能区划和主要的环境敏感区,收集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监测点、断面或站住的近期环境监测资料或背景值调查资料,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



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关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价



B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基础设施韵影响评价



C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应说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变化



D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只需分析负面的社会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答案:C



解析: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信)等方面的影响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要分析正面和负面的社会环境影响,并对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7 某新建的城市快速路项目,线路总长10km,设有1个服务区,经估算模式计算服务区排放的各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为2.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B 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C 评价等级应为三级



D 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答案:B



解析:



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践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应先确定评价等级,再确定评价标准



B 应先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再确定评价范围



C 应先进行区域污染源调查,再确定评价因子



D 应先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再确定评价等级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第一阶段中,应先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初步工程分析、环境空气敏感区调查、评价因子筛选、评价标准确定、气象特征调查、地形特征调查,其次编制工作方案,然后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最后确定评价范围。区域污染源调查、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属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第二阶段的工作。



9 某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最远D10%为3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评价范围是以排放源为中心、边长为( )的矩形区域。



A 2.5km



B 3km



C 5km



D 6km



答案:D



解析:



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由于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因此,该项目大气评价范围是边长为2×3=6( km)的矩形区域。



10 某建设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利用邻近评价范围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5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B 可利用邻近评价范围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C 若邻近评价范围的其他项目有近5年的现状监测资料,可适当减少项目监测点位



D 若邻近评价范围的其他项目有近3年的现状监测资料,可适当减少项目监测点位



答案:B



解析:



现状调查资料来源分三种途径,可视不同评价等级对数据的要求结合进行:①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②收集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③进行现场监测。



(责任编辑:)



微信公众号



网校手机版

版权声明

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个人、企业、单位等提供发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考生查看最新招考动态之目的,如有疑虑,请查看官方网站。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如有不真实、不准确或侵权的,请联系删除 邮箱:921767615@qq.com
本站属于公益非盈利性网站,希望得到社会各界企业和个人的理解与支持,本站才能长久正常运营下去,才能更好地为喜欢本站的考友们做好信息服务。

本文链接:https://www.yanxuan123.com/post/28411.html

搜索